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电针足三里穴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V-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h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血浆皮质酮浓度和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CLP致腹腔感染可导致胸腺细......
作者:雷澍;江荣林;吴建浓;朱美飞;智屹惠 刊期: 2008- 05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防治大鼠百草枯中毒慢性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防治大鼠百草枯中毒慢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均分为6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百草枯80mg/kg制备大鼠中毒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染毒后2h,治疗组分别向腹腔注射小剂量血必净注射液(1.25g/kg)、大剂量血必净注射液(2.50g/kg)、地塞米松(25mg/kg)及大剂量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联合治......
作者:王英;邱泽武;彭瑞云;高亚兵;王水明;李扬 刊期: 2008- 05
-
强化心肺复苏训练并保证技能质量的改革与实践
心肺复苏(CPR)是重要、基本的抢救生命的理论和技术,CPR和气管插管术是对各类患者抢救过程中重要、常用的急救手段[1].......
作者:徐敏丽;马明嘉;杨绵华;杨平玲;孙诚 刊期: 2008- 05
-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5例
尿毒症脑病为肾功能衰竭的中枢神经症状.我院采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益明;朱立东;王志芳;祝亮;阮启荣;范秋莲;孙映霞;谢小平;李晓玲;焦克文 刊期: 2008- 05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分析2001年1月-2004年3月本院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楮晓波 刊期: 2008- 05
-
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补体变化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2004年3月-2007年6月,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加用大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尚惺杰;黎红光;黄岚;陈光兰;朱雅碧 刊期: 2008- 05
-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重构的疗效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突出特点是无法解释的心肌呈对称或不对称型肥厚,造成左心室腔变小.目前认为和内分泌紊乱有关,该病后期出现左心室结构异常,导致舒张功能及顺应性下降.......
作者:韩振祥;苏晓燕;阎雅芳;代振涛;韩长利 刊期: 2008- 05
-
500例蛇伤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总结分析本院1997年4月-2007年10月500例蛇伤患者的流行特点,了解蛇伤患者的发病特点,为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毒蛇咬伤中毒的依据.......
作者:郑武;邹荣生;戴春山 刊期: 2008-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疗效观察
1999年12月-2007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45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梁雪峰;李贞培;黄钰专 刊期: 2008- 05
-
温阳化瘀利水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0例临床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常因感染而进入急性发作期,属于呼吸内科急症之一.我院应用温阳化瘀利水法治疗8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王多德;齐永福;龚华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ICU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
- 2 秦皇岛市沿海浴场海蜇蜇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 3 不同时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
- 4 冠心病持续性心房纤颤乙胺碘呋酮复律与左房大小的关系
- 5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儿童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
- 6 急诊科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搏骤停患者的经验浅析
- 7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
- 8 血塞通及川芎嗪对细胞色素P450不同亚型代谢酶影响的研究
- 9 从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谈中西医结合的前景
- 10 复方真武冲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11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影响的研究
- 12 老年人应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辨证应用西药
- 13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342例急性胸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 14 基层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附8例报告
- 15 大柴胡汤方证探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16 81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 17 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 18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10例临床分析
- 19 内服外治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 20 心血管一氧化氮异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