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芦黄颗粒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芦黄颗粒对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AS的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血脂康对照组、芦黄颗粒高剂量组、芦黄颗粒低剂量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及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制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8周,分别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RP和IL......
作者:刘春玲;唐蜀华;孙云霞 刊期: 2005- 06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AVM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Ⅰ组给予扶正解毒汤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Ⅱ组给予黄芪注射液和常规西药治疗.均3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心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治疗Ⅰ组总有效率为89.58%,治疗Ⅱ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治疗Ⅰ、Ⅱ组总有效率明......
作者:张玉峰;杨国栋;毛莲香 刊期: 2005- 06
-
黄芪对感染性休克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对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感染性休克模型.将动物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低剂量组和黄芪高剂量组.行CLP前30min黄芪组经静脉分别注入黄芪注射液10g/kg和20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5ml/kg).CLP后2~20h每隔2h经右股动脉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CLP......
作者:张成明;杨艇舰;于金玲;于天英;王德伟;李志煜 刊期: 2005- 06
-
正肝方及其拆方影响人肝癌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正肝方及其拆方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及端粒酶活性的特点及意义.方法:正肝方合方及其拆方中活血软坚类药物、益气养阴类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分别制成水煎剂,灌喂正常大鼠,采血制备药物血清.以正常鼠血清为阴性对照,用药物血清温育Bel7402人肝癌细胞.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正肝方合方和方中活血软坚类药物、益气养阴类药......
作者:邓欣;杨大国;吴其恺;蒋小玲;聂广 刊期: 2005- 06
-
中药复方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再灌注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后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复方高剂量组、中药复方低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中药复方由人参、黄芪、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檀香、砂仁、丹参、五味子、麦冬等药组成.以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
作者:姜树民;付瑜;陈颖萍;寇辉;汲泓;赵立群;赵丽君;黄煜;王晓凤 刊期: 2005- 06
-
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和黄芪干预组(黄芪煎剂6g·kg-1·d-1灌胃),每组12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
作者:赵燕玲;曲友直;王宗仁 刊期: 2005- 06
-
缺血预处理加用川芎嗪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性心肺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川芎嗪治疗组(Ⅲ组)、缺血预处理组(Ⅳ组)和川芎嗪+缺血预处理组(Ⅴ组)5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肺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肺细胞......
作者:金可可;陈雷;王卫;王万铁;宋张娟 刊期: 2005- 06
-
益气救阴法在重症胰腺炎早期多器官中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益气救阴法的代表方药生脉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早期多器官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益气救阴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模型组和益气救阴治疗组制模后分别立即给予生理盐水(10ml/kg)和生脉注射液(10ml/kg)肌肉注射,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肌肉注......
作者:李雷;王桂敏;夏庆;黄宗文;陈光远;蒋俊明 刊期: 2005- 06
-
扶正排毒液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家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内毒素肺损伤的关系,揭示扶正排毒液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深层机制,阐释其扶正排毒作用的本质.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内毒素休克肺损伤模型,分别用扶正排毒液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TNF-α、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内毒素休克......
作者:马宏博;刘清泉;姜良铎;王锡琴 刊期: 2005- 06
-
尼莫地平和丹参对大鼠心肺转流术后海马c-fos和bcl-2及bax mRNA表达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钙离子阻滞剂联合中药丹参对大鼠心肺转流术(CPB)脑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PB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及丹参组,每组6只.动物麻醉后经口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尾动脉和颈静脉插管,肝素(500U/kg)抗凝.采用中度低温CPB(26~28℃),经尾动脉灌注、颈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引流,灌流量160ml·kg-1·min-1,总转流时间2h.尼莫地平组和丹参组在体外循环开......
作者:张挺杰;杭燕南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本刊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要求
- 2 儿童支气管异物X线假阳性的诊治体会
- 3 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 4 三联药物背肌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附600例病例报告
- 5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病变中应用的意义
- 6 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7 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 8 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观察
- 9 早期肠内营养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预后的影响
- 10 多排CT对肝移植成人受体术后并发ARDS患者肺部改变的评估作用
-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致心电图改变2例
- 12 清溃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13 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 14 306例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医证候分析
- 15 B型钠尿肽在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 16 Logistic回归模型在肝硬化再出血患者心得安干预治疗监测中的作用——前瞻性4年随访应用研究
- 17 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兔严重烧伤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 18 复方独一味滴丸治疗血瘀证30例临床观察
- 19 误诊为冠心病的病例分析
- 20 安脑平冲片对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脑水肿和水通道蛋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