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湖北省武汉市普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MHD的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单纯HD组进行常规HD4h,每周3次;HD+HP组在单纯HD基础上每周进行HD串联HP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作者:徐艳梅;许传文 刊期: 2014- 01

  • 电针对高血压大鼠脑梗死灶皮质与脊髓神经元数目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脑缺血/再灌注(I/R)不同时间点脑梗死灶体积与皮质、脊髓神经元数目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远隔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80只雄性SD大鼠行双肾双夹术复制RHRSP模型,采取尾动脉测压术筛选制模成功大鼠3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血压组60只、假手术组60只,再将剩余制模成功大鼠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采用Long......

    作者:谭峰;陈杰;梁艳桂;李雁萍;王学文;蒙迪 刊期: 2014- 01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与血管外肺水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39例)和死亡组(23例),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后取静脉血,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其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患者入ICU24h内急性生理......

    作者:王锁柱;李丽娟;赵磊;盛博;古旭云;陈炜 刊期: 2014- 01

  • 中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中药联合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SA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中药EN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34例)接受常规治疗;中药EN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柴胡、白芍、黄芩、枳实、厚朴、生大黄(后下)及玄明粉(冲服)各10g,浓煎150mL,胃管内注入,夹管2.5~3h,每日2次,4~7d为1个疗程〕联合EN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

    作者:夏亮;陈军贤;谢齐贵;莫耘松;张卫星 刊期: 2014- 01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膈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大鼠膈肌ATP酶活性变化及血必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给大鼠灌胃氧化乐果50mg/kg复制成AOPP模型;血必净治疗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10mL/kg,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制模后6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膈肌Na+-K+-ATP酶和Ca2+-AT......

    作者:何国鑫;汤旭明;郑霞;潘升华;翁海旭;罗文朝;李海林 刊期: 2014- 01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男性AC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的规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个月后,测定两组治疗前后SF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

    作者:梁燕敏;靳瑾;姜晓梅;田英;李秀霞;张颖;张天昊 刊期: 2014- 01

  •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动态监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

    作者:梁晋;祝捷;李建国;张赛;陈旭义 刊期: 2014- 01

  • 手足口病危重症凝血功能监测的意义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凝血系统状态与肺出血的关系,探讨临床凝血指标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设计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手足口病重型病例89例,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46例)及危重症组(43例),将危重症组再按预后分为生存组26例和死亡组17例;健康对照组为同期44例同龄健康儿童。患儿入院后立即取血,进行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凝......

    作者:王晓冬;霍习敏;徐梅先;张银瑞;耿文锦;曹丽静;孙慧;郭艳梅;李君娥;康磊 刊期: 2014- 01

  •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围术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围术期哮喘患者气道管理中应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的效果。方法选择林州市人民医院围术期中建立人工气道的哮喘患者4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围术期静脉滴注(静滴)多索茶碱300mg;治疗组在静滴多索茶碱300mg的同时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500mg静脉注射(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哮喘缓解情况及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及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30mi......

    作者:马刘江;李星;玄永哲;石俊 刊期: 2014- 01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患者80例,按血糖监测方法分为动态血糖监测组(41例)及常规血糖监测组(39例)。动态血糖监测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糖,常规血糖监测组运用便携式血糖仪采集指尖血定时监测血糖;两组患者分别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进行胰岛素......

    作者:向镜芬;杨祥;龚剑锋;雷伟健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