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加味犀角地黄汤配合钻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5例

    2001年1月-2003年7月,我们根据高血压脑出血以脑络破损、蓄血阻窍、变生风火痰瘀为主要证候,拟订了以通腑泄热、凉血化瘀、豁痰开窍法之加味犀角地黄汤配合钻颅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根喜 刊期: 2004- 01

  • 灯盏花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有潜在危险性的临床急症,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2001年5月-2003年5月,对确诊的UAP患者给予灯盏花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董利民;王喜玲;崔纪芳 刊期: 2004- 01

  • 腹水静脉回输加中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采用腹水回输加中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RA),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林;钟燕敏 刊期: 2004- 01

  • 乌鸡白凤丸治疗漏下的疗效观察

    1996年4月-2002年4月,我们对漏下患者使用乌鸡白凤丸治疗,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卢漫芳;邱爱丽 刊期: 2004- 01

  • 盐酸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2例临床观察

    我院急诊科采用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给药治疗急诊就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艳玲 刊期: 2004- 01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29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对照组31例则只给予脱水剂、神经营养剂、脑细胞活化剂及对症处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治疗组用药4d以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

    作者:李昊;孙鸿辉 刊期: 2004- 01

  • 胃癌前病变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及中医辨证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中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及中医辨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20例慢性胃炎、16例萎缩性胃炎、15例肠上皮化生、19例不典型增生、12例早期胃癌及2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种辨证分型与病理的关系.结果:环氧合酶-2蛋白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强;其中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及进......

    作者:甘爱华;许岸高;刘集鸿;赵玉刚 刊期: 2004- 01

  • 中药复方促动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促动胶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促动胶囊全方组(A组)、大黄组(B组)、理气组(C组)、益气活血组(D组)和普瑞博思组(E组).以24h不透X线标记物(钡条)全胃肠通过时间表示胃肠运动功能,观察患者入院24h及第7d肠鸣音、腹部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胃肠功能评分.结果:与普瑞博思组相比,促动胶囊全方组、大黄组、理气组均可明......

    作者:段美丽;张淑文;王宝恩 刊期: 2004- 01

  • 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烧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值、尿量、心率、意识复常时间以及肢厥、出汗、紫绀、指压复常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迅速升压和稳压的效应,随着血压的回升,主证很快消失,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血乳酸、尿量、......

    作者:苏青和;杨敏杰;顾在秋;黄海兴;郭绪萍 刊期: 2004- 01

  • 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57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萎胃康,对照组服用胃乐宁和多酶片.服用1个疗程后在胃镜下进行病理活检,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作者:祁宏;耿曙光;许定仁;李德国;李明中;王观秀;刘冬冬 刊期: 2004-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