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DN)慢性肾衰竭的较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29例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肾气阳虚型、脾肾气阴虚型、肝肾阴虚型和阴阳两虚型,分别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等补气健脾益肾,参芪地黄汤益气滋肾,杞菊地黄汤加减养阴平肝,金匮肾气丸和地黄饮子阴阳两补;同时与23例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
作者:杨永铭;刘冠贤;钟伟强;石咏军 刊期: 2003- 06
-
参附注射液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心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参附组(n=48)和对照组(n=48),参附组麻醉前30min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1ml/kg,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参附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及SpO2高于对照......
作者:董辉;熊利泽;陈敏;巩固 刊期: 2003- 06
-
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与中医证候关系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以指导辨证分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测定其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观察血液透析次数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同时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归纳,找出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每周3次血液透析组TT3、FT3与不足3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燕林;黄振炎;缪灿铭;邓波 刊期: 2003- 06
-
正心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室晚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心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将59例AMI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西药加正心泰及单纯西药治疗,以超声心动图及晚电位检测仪检查治疗后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和心室晚电位(VLP)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作者:郑晓明;刘雪梅;李晓青;李彤华;张艳丽;郝冰 刊期: 2003- 06
-
川芎嗪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LGT)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时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动态观察血浆XO活性的变化及LGT对它的影响.结果:HIRI期间,血浆及肝组织内XO活性明显增强(P......
作者:王万铁;林丽娜;王卫;徐正祄;李东 刊期: 2003- 06
-
金纳多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目的:探讨金纳多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将8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用金纳多70mg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维脑路通1000mg、胞二磷胆碱500mg静脉滴注,均连用20d,监测丙二醛(MDA)、尿酸(UA)浓度及血小板凝聚率(PAG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67.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维展;王岚;周凤举;马国营;亢宏山;陈静;李雅琴;彭晔;丁红炜;赵玲俊;李敬 刊期: 2003- 06
-
肾衰康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肾衰康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方法制成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设假手术组.治疗组灌服肾衰康,对照组(病理组)及假手术组灌服自来水,90d后比较3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层黏蛋白(LN),同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治疗组BUN(11.26±2.96)mmol/L及SCr(95.26±7.9......
作者:朱辟疆;韦先进;周逊;刘永平;解冰;江丽萍 刊期: 2003- 06
-
不同治则方药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了解熄风开窍、通腑化痰、清热熄风通络、活血化瘀等不同治则方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复制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灌服熄风开窍合剂、通腑合剂、羚蝎胶囊、中风回春丸,检测脑组织ATP酶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羚蝎胶囊组、中风回春丸组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熄风开窍合剂组Ca2+-......
作者:朱冬胜;麻志恒;祝鋆;陈忆伟;王方;卫洪昌;徐敏华 刊期: 2003- 06
-
当归注射液对血瘀证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当归对淋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6只血瘀症大鼠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给予当归注射液(20mg/kg)进行第1次治疗,20min后给予输血+当归(20mg/kg)进行第2次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代替当归注射液治疗.通过微循环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连续观察记录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经当归注射液第1次治疗后,微淋巴管收缩幅度明显增加,自主收缩频率增......
作者:刘艳凯;张学锋;姜华;牛春雨;赵自刚;张玉平;张静 刊期: 2003- 06
-
颅脑损伤的中医药治疗
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的实质性或功能性损伤称为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其来势急骤,病情多凶险危重.脑外伤手术虽然有效,但对术后某些并发症还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医的参与.王今达教授认为,中医在急性危重病治疗中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为了提高疗效,非用不可[1].近年来对应用中医药治疗TBI取得了卓著成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肠炎临床研究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6例临床观察
- 3 抗氧化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4 通心络胶囊对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和心绞痛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 5 萎胃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6 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疗效比较
- 7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 8 滋阴疏肝方对雌性中枢性性早熟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体质量的影响
- 9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对心肾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 10 中药止哮平喘方对哮喘豚鼠模型Th1/Th2细胞的影响
- 11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标准下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 12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比较
- 13 县级医院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探讨
-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并发脓毒症38例
- 15 肾衰宁胶囊治疗肾性贫血患者1例探析
- 16 脓毒症相关胆汁淤积性肝功能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 17 水飞蓟宾对急性肝损伤中肝细胞胀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 18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 19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及其意义
- 20 戈木珠尔在再生生物学技术修复头皮缺损中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