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葛根素合用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素合用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吸氧、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控制感染和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葛根素0.4g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250ml,心先安1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

    作者:王永健;郭鹏;曲玉珍 刊期: 2003- 05

  • 动态监测SARS患者丙二醛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动态监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法测定SOD.分析早期、恢复期SARS患者以及出院后SARS随访者,一线未患SARS的医务人员,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DA、NO和SOD含量的临床意义.结果:SARS早期MDA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

    作者:庄俊华;黄宪章;林莉;潘婉仪;林琳 刊期: 2003-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探讨

    目的:探讨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4月30日-6月5日煤炭总医院收治的91例SARS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激素使用量平均为153.33mg/d,使用时间平均为13.00d;而对照组激素使用量平均为246.00mg/d,使用时间平均15.53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何晓蕴;侯一军;张艳蕾;周云芝;张涛;袁英;李洪梅 刊期: 2003- 05

  • 中西医结合治疗51例重型SARS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重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3月11日-5月30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1例重型SARS患者的预后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29例,治愈26例(89.65%),死亡3例(10.34%).西药治疗22例,治愈12例(54.54%),死亡10例(45.4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李秀惠;胡建华;张可;叶军;勾春燕;李雁;张斌 刊期: 2003- 05

  • 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肺复苏后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2例需行心肺复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A组22例在心肺复苏开始同时给予川芎嗪240mg加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1h滴完,其后按上述剂量每日1次,连用7d.B组除不用川芎嗪外,其他治疗同A组.检测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

    作者:楼正家;诸葛丽敏;郑文龙;欧阳侃;寿璐 刊期: 2003- 05

  • 肝纤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肝纤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肝纤方(制大黄、鳖甲、首乌、赤芍等)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31例,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37例随机对照观察1年.结果:肝纤方配合拉米夫定治疗组总有效率(完全应答+部分应答)达90.3%,与对照组70.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沈伟生;杨宏志;洪淇;张永强;戴敏 刊期: 2003- 05

  • 中药止哮平喘方对哮喘豚鼠模型Th1/Th2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止哮平喘方对哮喘豚鼠模型Th1/Th2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方法测定模型动物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8T细胞的数量;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CD+4T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

    作者:胡作为;周燕萍;王鹏 刊期: 2003- 05

  • 山莨菪碱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单肺原位温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缺血-再灌注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山莨菪碱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并静脉给予山莨菪碱(8mg/kg).各组进行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LPI)的测定......

    作者:吴昊;晁福;杨鸿生;艾自强 刊期: 2003- 05

  • 中医药在中风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血管病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1].在发达国家,脑中风为第三大致死疾病,第一大致残因素[2].以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当今中风治疗的关键,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3].......

    作者:高俊鹏;魏江磊 刊期: 2003- 05

  • B型钠尿肽在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

    在急症科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也很困难,尤其是在合并肺部疾患时,这两类疾病在物理、实验室及X线检查的结果上往往是非特异性的.目前在CHF的诊断与治疗上没有一个能够早期、迅速、客观的检测手段来帮助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主要凭借医生的临床经验及一些间接的检测方法来佐证.这样造成了对CHF诊治不规范,随意性强,因此CHF仍然有很高的病死率及再住院率[1].近年来......

    作者:任众环;王金良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