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舒心饮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A1/G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心饮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A1/G1(ABCA1/ABCG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嘉兴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舒心饮(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麦冬15g、生地黄9g、熟地黄9g、枸杞15g......
作者:刘杰;范一平;俞跃杰;孙丽华 刊期: 2016- 06
-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市民急救能力与意愿的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市民急救知识知晓现状,了解市民对现场急救知识的需求程度.方法以微信推送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在网上开展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城市市民的一般情况、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途径及期望途径和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学习急救知识的意愿、目的、原因等差异.结果共回收来自全国各大城市有效调查问卷2862份,根据问卷的城市来源将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来自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的调查对象共有230人......
作者:黄莹;邹联洪;祝益民;易静芬;石泽亚;朱浙祥;梁红英;韩晓彤;刘晓亮 刊期: 2016- 06
-
多囊饮对肾虚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脂代谢和卵巢多囊样形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多囊饮对肾虚肝郁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脂代谢和卵巢多囊样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红十字分院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肾虚肝郁证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多囊饮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体检指标、血脂、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多囊样形态改变情况.结果两......
作者:郑颖;孙淼;郑洁 刊期: 2016- 06
-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犀角(水牛角代替)30g,生地黄24g,芍药12......
作者:陈明祺;鲁俊;吕海;程璐;陈秋华;蒋华;王醒 刊期: 2016- 06
-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年2016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门急诊发病时间<6h的ACI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组(30例)及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组(31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行头颅CT灌注成像(CTPI)检查,评价其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治疗前和治疗后3d、14d采用美国......
作者:尹春丽;王耀伍;吕佩源 刊期: 2016- 06
-
三重刺激技术评估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的影响
目的应用三重刺激技术(TST)评估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广东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电针组(基础治疗+电针)31例;另选健康人(不予任何干预)20例测定参考值作为对照.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作者:谭峰;王学文;詹杰;谭玖清;刘亚丽;刘效仿 刊期: 2016- 06
-
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多发伤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ICU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10mg/L芬太尼(2μg·kg-1·h-1)联合8mg/L右美托咪定(0.5~0.7μg·kg-1·h-1)持续微量泵泵入;试验组应用布托啡诺0.4......
作者:王玥;秦秉玉;邵换璋;黄晓佩 刊期: 2016- 06
-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在绿色通道患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对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缺陷进行分析,以期加强急诊质量控制.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绿色通道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抢救记录共206份,其中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抢救记录单104份为对照组,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102份为研究组.分析采用两种记录单后质量控制可利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
作者:崔慧静;杨万杰;孟瑶;赫连宏;陈丹;王芳 刊期: 2016- 06
-
利金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金方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120例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噻托溴铵组、利金方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40例.噻托溴铵组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每粒18μg,每天1粒;利金方组给予利金方(党参10g、黄芪15g、川贝母6g、白术10g、茯......
作者:陈斯宁;谭玉萍;李瑞祥;梁爱武;杨红梅;冯原;杨益宝;潘玲;梁炜 刊期: 2016- 06
-
ω-3脂肪酸免疫营养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添加ω-3脂肪酸(ω-3PUFA)的免疫营养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编码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入院24h内留置胃管,并计算能量需要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自制匀浆液;观察组给予含有ω-3PUFA的免疫营养制剂......
作者:鲍剑虹;潘思培;郦铮铮;朱伟谦;张旭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急危重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失败的临床特点分析
- 2 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3 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进展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 5 重症监护病房念珠菌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
- 6 血液灌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 7 川芎合并蒿本急性中毒致心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1例
- 8 经鼻高流量氧疗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 9 丹参对烧伤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 10 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早期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 11 伍以活血化瘀法为主中药治疗脑挫裂伤
- 12 黄大平教授治疗心脏肉瘤验案
- 13 不同组织灌注水平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效果
- 14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 15 复方丹参对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治疗作用
- 16 缬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 17 系统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研究
- 18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腹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 19 通脉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20 用高压氧救治脂肪栓塞综合征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