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综合治疗体会

    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上较凶险的并发症,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应用,其病死率有所下降[1].本院于2000年5月至2011年9月采用多环结扎器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中药治疗9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慧发;顾俊平 刊期: 2012-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1],如果能及早筛查、及时治疗,则可以预防.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本院采用聚焦超声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临床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确诊为宫颈炎合并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2年的患者,且自愿参加,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排除滴虫、霉菌、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感染者;近2个月内采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2- 03

  • 21例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已经成为重症医学科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急性中毒导致的危重患者,采用操作简便、对设备和人员技术要求较低的血液灌流(HP)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本院重症医学科从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采用HP救治21例中毒所致的危重患者,疗效较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潘芳;吴克艳 刊期: 2012- 03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易疏忽环节及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1],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急重症.目前,快速心肌再灌注治疗已经成为AMI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挽救濒死心肌的关键,因此,时间就成为抢救AMI患者生命的首要因素[2].急诊护士面临的挑战非常巨大,不仅要尽可能减少AMI患者在预......

    作者:陈建娟 刊期: 2012- 03

  • 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及原因分析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已成为当务之急.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者2431例,分析产后出血发生原因,探讨其急救的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31例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52例,发生率为2.14%.52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0~35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36例.73.08%(38/52)发生在产后2h内,孕37~40周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

    作者:罗琳;赵晓霖 刊期: 2012- 03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头孢菌素脑病临床分析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后易感染且不易控制,院内感染率高.头孢菌素因抗菌作用强、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疗效、对残余肾功能影响小、变态反应较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少、毒性低、且可静脉推注避免液体人量过多,故广泛用于治疗尿毒症合并感染.但在治疗过程中,即使减量使用,部分患者仍出现用其他病因难以解释的非尿毒症脑病临床表现,称之为CRF抗菌药物脑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

    作者:易丽萍;张悦凤 刊期: 2012- 03

  • 以原发肾病综合征首发的幼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1例及文献回顾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近几年来本院儿科临床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一种风湿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现将临床遇到的以原发肾病综合征首发的幼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MAS的病例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患儿女性,4岁,主因确诊肾病综合征半年,水肿、发热伴面部皮肤红斑1周,抽搐1d入院.患儿于半年前在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给予醋酸泼尼松2mg·kg-1·d-1,4周后患儿无明显水肿、少尿,但尿蛋白未......

    作者:戎赞华;赵雪;窦志艳;王新良;田秀巧;郝军 刊期: 2012- 03

  • 心搏骤停90例救治分析

    对本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救治的90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14~81岁,平均45岁;均符合心搏骤停诊断标准[1];病因:心脑血管疾病3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25例,创伤16例,急性中毒10例,急性肺栓塞3例,触电2例,溺水2例,全麻拔管时机不当1例.......

    作者:朱江;杨桂华 刊期: 2012- 03

  • 应激性心肌病致心室纤颤抢救成功1例体会

    应用美托洛尔和葛根素成功救治1例应激性心肌病(SCM)致心室纤颤(VF)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66岁,因意外打击突发胸骨后疼痛,伴咽部不适、心悸、胸闷、憋气、出汗8h,自服速效救心丸病情无好转;1h前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大汗淋漓、喘憋,于2010年10月24日15:30入本院.体温36.5℃,脉搏117次/min,呼吸频率32次/min,血压80/56mmHg(1mmHg=0.133......

    作者:马国营;赵玲俊;王璞;肖青勉;李敬;王维展 刊期: 2012- 03

  •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救治

    重症支气管哮喘(重症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指因哮喘严重发作,虽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症状仍持续或进一步恶化,超过12h或在更短时间(数小时或数分钟)内迅速进入危重状态,导致呼吸衰竭(呼衰)及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随着临床重症救治工作的深入,现已认为哮喘持续状态这个名称不符合临床实际,理由是重症哮喘发作程度一般由严重后果决定,而不是在......

    作者:胡清华;严利华;王梦奇;孔豪芝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