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143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会发生进行性改变,因此,高血压、冠心病、各种心律失常及传导障碍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在冠心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复杂的心律失常常是心脏停搏和新发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先兆.因此,临床上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及去除诱因外,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显得尤其重要.本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使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4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琼;魏辉;张芳蓉;万书平 刊期: 2011- 04

  • 306例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中医证候分析

    为了解头晕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侯分型,对本院收治的306例急诊头晕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病例来源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主诉头晕、头昏沉或视物旋转、漂浮感、晃动感、走路不稳等,共计306例进入本次调查.......

    作者:张滨斌;寇兰俊;梁晋普;刘清泉 刊期: 2011- 04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支配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循环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所导致.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有良好效果,可采用刺络拔罐[1],也可采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改善症状[2].目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大部分为对症治疗,本院在改善血供情况下结合角度牵引、理疗等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刘增君;孟臻;郑东 刊期: 2011- 04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例患者均为男性.例1为37岁,因腹痛2d入院.既往有10年乙型肝炎(乙肝)病史,近1年转氨酶一直增高,查体腹平软,剑突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入院后行电子胃镜示:胃潴留;CT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左右支血栓形成,右中上腹部小肠(回肠)弥漫水肿,腹膜水肿,腹腔少量积液,脂肪肝.例2为7......

    作者:周小军;林子玲;赖人旭;宋家武;边壮;郭惠学 刊期: 2011- 04

  • 高龄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原因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目前高龄手术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如器官储备能力低下,合并疾病较多,手术耐受性差、风险性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多等[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h后,同时或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2].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在围......

    作者:王本一;李方杰;李先国 刊期: 2011- 04

  •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患者的护理

    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与否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决定冠心病预后的重要因素[1].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脉斑块形成和狭窄的有效方法[2].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OCT)可以更直观、更精确地了解斑块的性质,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是精确判断血管病变的一项新兴诊断技术,尤其对冠脉临界病变是否需要植入支架,向医师提供重要的指导[3].行0CT技术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熟练配合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 04

  • 脑干出血患者的中风急症证候探讨

    证候和疾病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中对6例脑干出血患者进行中风急症证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例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均由入院时急诊检查颅脑CT确诊.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5~76岁,平均(64.33±11.00)岁;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4例;凌晨发病4例,下午发病2例;睡眠和安静时发病2例,活......

    作者:杨兰生 刊期: 2011- 04

  • 第十六届亚运会运动员村门诊部医疗实践与探讨

    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在广州举行,此次运动会设有42个比赛项目,是历年来亚运会比赛项目多、参赛人数多的一届.从11月3日亚运城运动员村开村到11月27日闭村,运动员村医疗门诊部共诊治亚洲各国伤病员3544人次.现对第十六届亚运会运动员村医疗门诊部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实践进行总结,为今后举办相应规模综合运动会时实施医疗救护提供有效借鉴.......

    作者:张作鹏;梁子敬;李平;张子谦 刊期: 2011- 04

  •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

    自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本科收治4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加传统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6~81岁,平均56.3岁;发病24h内就诊29例,48~72h就诊12例,2例在5~7d就诊.本组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

    作者:郭佩宣 刊期: 2011- 04

  • 全身糖皮质激素在急诊科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化合物,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并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糖皮质激素在1948年被Hench用于急性风湿病的治疗并收到神奇疗效后,其治疗范围迅速扩展到许多种疾病,震动了当时的医学界.1950年Hench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至今,糖皮质激素已有60年的应用历史.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是糖皮质激素的人工合成制剂.糖皮质激素在生理剂量时主要影响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

    作者:马茂森;张学东 刊期: 2011-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