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毒蕈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毒蕈中毒容易出现多脏器损伤,病死率高.本院采用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毒蕈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生 刊期: 2009- 06
-
激光在治疗声门型喉癌中的应用
微创手术治疗喉癌已被大家广泛使用.本科采用激光手术治疗32例声门型喉癌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32例患者根据国际抗癌联合会1987年TNM分期标准分为Tis2例,T1a18例,T1b5例,T27例;前联合受侵犯者4例.男31例,女1例;年龄30~78岁,平均51.3岁.......
作者:诸葛盼;尤慧华;王翰青;施海明 刊期: 2009- 06
-
麻痹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
麻痹性肠梗阻是消化科急重症之一,本科2007年1月-2009年9月共收治35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荷;李志军 刊期: 2009- 06
-
158例腹部外科脓毒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救治体会
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缺血、外科大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诱发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原因.目前的常规抗感染治疗虽不断有新进展,但脓毒症的病死率却呈上升趋势,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是当务之急[1-2].......
作者:戎亚雄;岳茂兴 刊期: 2009- 06
-
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观察
2005年9月-2008年12月,本院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的方法治疗期前收缩(早搏)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顺芳;吴新华;尹雪艳;李利华 刊期: 2009- 06
-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56例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孕妇体内多器官功能极为敏感和脆弱,任何超负荷损害都会给产妇带来伤害[1].对本院56例行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蔡卫芳 刊期: 2009- 06
-
参仙合剂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2例临床观察
放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而骨髓抑制是放化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但目前对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尚无价廉效高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可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效提升血小板水平,并可改善临床症状[1].2003年10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参仙合剂治疗肿瘤放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苗海;胡小燕;汪运富;张英羽;史凤磊;张向农 刊期: 2009- 06
-
急性肺损伤时一氧化氮与宗气关系的探讨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是由多种肺外致病危险因子导致的、以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引起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进而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仍不十分清楚.......
作者:刘炜;杨明会 刊期: 2009- 06
-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脑出血(ICH)后脑水肿是ICH引起的病理生理反应,有多种因素参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者形成脑疝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常需要紧急的内外科治疗.根据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现将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ICH后脑水肿的进展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作者:任金生;蒋家东 刊期: 2009- 06
-
中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伴发麻痹性肠梗阻1例报告
本院收治1例甲型H1N1流感伴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男性,15岁,因发热、腹痛1d,于2009年9月17日入当地医院.当日高体温40.3℃,予以激素(药名不详)治疗.第2日出现腹胀、腹泻,并呕吐黄绿色胃内容物2次,每日腹泻6~7次,均为黄色水样便,不含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感,便后腹胀不减,腹部X线平片提示肠梗阻.......
作者:陈定潜;李林华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2 党参对严重烫伤豚鼠肠道的保护作用
- 3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 4 和胃接骨胶囊对家兔骨折愈合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 5 瑞能在老年卧床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 6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 7 血必净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大脑皮质bcl-2及bax凋亡因子的影响
- 8 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大鼠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 9 本刊对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 10 SARS患者舌象与外周血象的相关性分析
- 11 46例SARS患者高热期的护理体会
- 12 祛毒冲剂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防治概况
- 14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市民急救能力与意愿的分析
- 15 超声高清血流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胎儿双主动脉弓的诊断价值对比
- 16 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系统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17 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微环境变化: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8 硝普钠联合丽参注射液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 19 重症海蜇蜇伤救治42例临床观察
- 20 急诊SARS患者初诊时血常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