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2005年北京地区中医院和西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情况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部分中、西医三甲医院2005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临床特征及治疗等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部分三甲中、西医医院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出院的AMI患者进行登记,建立数据库,用统计软件进行总结和描述性分析,描述AMI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情况.结果595例患者中,中、西医医院各占296例和299例;男女比例分别为1.57:1和2.48:1;平均年龄分别为(69......

    作者:应飞;刘红旭;尚菊菊;周琦 刊期: 2009- 04

  • 芹菜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芹菜素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抗炎作用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芹菜素组,后两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0.5h组和4h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急性局灶性大鼠脑I/R模型;分别用干湿法和甲酰胺浸泡法定量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B)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

    作者:刘婵;涂丰霞;陈翔;林晓燕;张泷;梁艳苓 刊期: 2009- 04

  • 归肝经中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归肝经中药对体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归肝经中药抗肝癌作用的趋向性.方法归肝经中药选取莪术、水蛭、丹参,非归肝经中药选取白花蛇舌草为对照;制备提取物后体外干预HepG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中药提取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法分析比较归肝经中药......

    作者:田雪飞;肖竺;郭永良;孙婧 刊期: 2009- 04

  • 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不同中医证型脓毒症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脓毒症内皮细胞功能在中医证型动态整体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将68例脓毒症住院患者按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分为气分证组(23例)、营分证组(28例)、血分证组(17例);以26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取各组患者空腹股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2、IL-4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除IL......

    作者:许雅萍;杨敏春;张召才;蔡国龙;胡才宝;钱沈京;严静 刊期: 2009- 04

  • 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功能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切除5/6肾的方法制备CRF模型.黄芪各组予不同浓度的黄芪水煎液2ml/d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含生药量0.1、0.2、0.4kg/L),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均予等量蒸馏水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

    作者:戴芹;曲小璐;汤家铭;米金霞 刊期: 2009- 04

  •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血栓调节蛋白及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液组,每组10只.用放血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林格液组制模后30min内输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参附液组先输注参附注射液10ml/kg,再补充林格液至3倍失血量;假休克组仅插管、不放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李智强;潘景业;张近波;陈洁;王晓蓉;姚震亚 刊期: 2009- 04

  •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中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心复康口服液对压力负荷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探讨中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CAA)、心复康口服液治疗组(XFK),每组20只.复制压力负荷型CHF大鼠模型,分别于药物干预6周、10周时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心肌细胞GLUT4蛋白表达.结果制模6周、10周时......

    作者:韩世飞;曹雪滨;徐淑乐;何建成;胡元会;崔英凯;张刚;杨梅 刊期: 2009- 04

  • 双滤过血浆分离清除高敏肾移植受者体内群体反应性抗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滤过血浆分离(DFPP)清除高敏肾移植受者体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疗效.方法使用PlasautoiQ全自动血液净化仪和EC-20W血浆成分分离器对26例高敏肾移植受者进行双膜滤过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PRA水平,同时观察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9例患者PRA转阴(......

    作者:王沂芹;柏健鹰;郭晓霞;唐建英;李慧;黄唯麟;袁发焕 刊期: 2009- 04

  • 宣肺通腑化瘀法对肺间质纤维化小鼠羟脯氨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宣肺通腑化瘀法防治肺间质纤维化(PF)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宣肺通腑化瘀法(中药)组、泼尼松组4组,每组7只.经鼻滴入博莱霉素建立小鼠PF模型.中药组和泼尼松组于制模8h内开始分别灌胃中药组方15.86g/kg或泼尼松1.3mg/kg,每日1次,连用28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制模28d取小鼠肺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及纤维化程度;用酶联免疫......

    作者:胡静;郭永洁;刘旭凌 刊期: 2009- 04

  • 环孢素A对糖尿病大鼠晚期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大鼠晚期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DM组、CsA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mg/kg制备DM大鼠模型;喂养28周时给予CsA3mg·kg-1·d-1口服6周,DM组不予治疗.各组大鼠同步喂养34周后处死,取肾脏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沉积,核转录......

    作者:徐荣慧;刘彦东;韩会民;韩笑;白忠民;庞金奎;车蔚娟;蒋晓宇;邱明才;朱崇贵 刊期: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