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心肌梗死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
目的: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结合诊断性试验受试工作者曲线(ROC)分析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并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AMI四诊资料,将410例临床AMI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08例)和考核组(102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08例AMI患者症状信息,分析基本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
作者:贾振华;李叶双;吴以岭;高怀林;陈静;谷春华;袁国强;吴相春;魏聪 刊期: 2007- 04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分离2005年3月-2006年2月本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6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除亚胺培南外(敏感率为83.33%),6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敏感率<40.0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全部为虚实夹杂证,以......
作者:杨秀捷;张晨;齐文升;蓝海涛;王硕;杨忆熙;赵昕;叶锡鲁;马荣 刊期: 2007- 0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证型与左心功能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医证型与左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心功能检测仪测定130例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标,并对各证型的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排血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心做功量(LCW)的数值大小在各证型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蕴肺证>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外周血管阻力......
作者:熊旭东;李淑芳 刊期: 2007- 04
-
糖皮质激素联合中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1996-2006年,我们用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总剂量1g/k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单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总剂量2g/kg)所取疗效相似,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维彬;嵇玉华 刊期: 2007- 04
-
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生大黄有抑制胰酶活性,恢复胃肠功能,维持肠黏膜屏障,松弛奥迪括约肌,抗菌、消炎及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等作用[1].2004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选用50ml注射器灌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增加插管深度至30~35cm,从而提高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笑微 刊期: 2007- 04
-
葛根素配合高氧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2月采用葛根素注射液配合高氧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45±7.24)岁;平均病程(8.36±4.32)年.对照组60例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0.32±7.53)岁;平均病程(8.41±5......
作者:袁建平;王秀丽;胡胜利 刊期: 2007- 04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5例观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机械通气(MV),但MV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已逐渐显现.我们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MV治疗ARDS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史晓峰;张玥;王今达 刊期: 2007- 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瘘12例
我院于2003年6月-2005年6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瘘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8~76岁,平均56岁;高位小肠瘘4例,低位小肠瘘3例,结肠瘘5例.患者均并发不同程度腹腔感染、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其中6例出现伤口感染,4例出现败血症,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出现呼吸衰竭.......
作者:丁文涛;杨素珍;谷川;段东明 刊期: 2007- 04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且有独特优势[1].我们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005年3月-2007年1月我院急诊科及呼吸科患者30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小雄;王龙 刊期: 2007- 04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各种治疗后,患者心衰仍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的充血性心衰.对难治性心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很高.我院自2002年以来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26例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磨红;赵志权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本刊对中、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 2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10例临床分析
- 3 血栓通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疗效观察
- 4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105例
- 5 本刊对计量单位及数字的要求
- 6 第14例--纳差、消瘦、皮肤渐黑
- 7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 8 人参皂苷Rb1预处理对急性束缚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9 胃康冲剂及其拆方对消化性溃疡大鼠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 10 针刺康复训练联合中药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11 冷盐水不同注射位置对绵羊经肺热稀释参数的影响
- 12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体会
- 13 温下法中药灌肠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 14 牛黄蛇胆川贝胶囊与复方甘草片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对比
- 15 论医院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应起的作用
- 16 静脉使用头孢哌酮导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
- 17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血液净化治疗的抗炎作用和时机探讨
- 18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及其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19 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 20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在治疗老年难治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