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和胃接骨胶囊对家兔骨折愈合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胃接骨胶囊对家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48只家兔制成单侧桡骨中上1/3标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用药组给予和胃接骨胶囊1粒;阳性对照组给予麝香接骨丹1粒;空白对照组给予安慰剂1粒;均连用14d.分别于术后7、14和28d行X线摄片、骨折处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的表达.结果:7、14和28......

    作者:郑悦亮;周辉;赵万军;张志敬 刊期: 2006- 04

  • 股动脉介入置管保留尿激酶和丹参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股动脉介入置管保留尿激酶、丹参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15例)和介入置管保留治疗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在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抗炎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基础上,对坏疽局部采用蚕食的方法进行清创,根据坏疽的肉芽生长情况局部应用去腐或生肌中药膏剂外敷,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Seldinger穿刺术对患侧......

    作者:韩会民;王树国;蒋晓宇;徐荣慧 刊期: 2006- 04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机制.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连服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6.6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

    作者:张素荣;陈志刚;吕风华;张永春;李红军;袁宇;黄陆力;张卫国 刊期: 2006- 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磷吸入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

    黄磷中毒引起慢性中毒报道较多,急性中毒报道也多为肝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而引起急性肺损伤报道较少.近3年我科收治11例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突出表现的黄磷吸入急性中毒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显泉;韦卫琴;穆琼;郑罡;吉蒙 刊期: 2006- 04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脓毒症患者常伴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予以对症支持及保护各脏器功能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蓉;任新生;徐杰;李家瑞;王静 刊期: 2006- 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

    到目前为止,由于病毒及免疫两个世界性难题尚无真正攻克,故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的进步.近3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刚;郑建轮 刊期: 2006- 04

  • 1例合并速效救心丸及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时阿托品的应用

    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69岁,因服用过量速效救心丸(96粒)1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意识丧失,口周有少量分泌物,散发着浓烈中成药(速效救心丸)气味,伴有呼吸困难.......

    作者:王健秀;王君;张大海;李捷;韩建青 刊期: 2006- 04

  • 自拟消食理气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

    功能性腹痛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发作性脐周疼痛,痛势不剧,时作时止,轻者1个月数次,重者1d内数次,粪检查无异常,无虫卵,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拟中药消食理气散治疗本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卢瑞琴;彭兴莲 刊期: 2006- 04

  • 29例子痫治疗体会

    总结1990年12月-2000年1月收治的子痫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29例患者年龄19~38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4例;未行正规孕检19例,10例门诊诊为中度子痫前期,对症治疗.......

    作者:赵学霞 刊期: 2006- 04

  • 郄穴在急性病症中的应用举隅

    1呕吐案患者女性,38岁,1986年10月7日就诊.患者有恶心、呕吐反复发作,伴脘腹胀满10d,发作间隔2~4h,每次发作10~20min.......

    作者:傅云其 刊期: 2006-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