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第2期文章
  • 中药食疗防治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和高血脂临床研究

    2型糖尿病(NIDDM)发病率较高,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多,致死、致残率高.近年来我们采用常规药物加中药食疗,以滋阴潜阳、补土培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则,对我院住院和216例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杰;吴成顺;曹拯世;华明义;张永;高兴兰;陈丽娜 刊期: 2002- 02

  • 滑石粉卡铂混合液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癌性胸腔积液是由各种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向胸膜腔转移或纵隔淋巴转移所致,其生存期平均3个月,目前仍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1996-1998年,我们采用滑石粉和卡铂混合液向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3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房师猛;庄育田 刊期: 2002- 02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颈性眩晕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急诊常见.现将我们对112例颈性眩晕患者分别用天麻素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粉对比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生;檀战山;崔立波;苏兆堂;高祥云 刊期: 2002- 02

  • 三腔管联合大黄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的评价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处理相当困难,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急诊内镜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但受到条件限制,基层医院尚不能开展.因此,三腔管压迫止血法、药物治疗仍是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措施.现将近10年来我们采用不同的止血疗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竟臻;夏宏脉;陈昊阳 刊期: 2002-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腹泻50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患儿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日龄18.5日;混合喂养24例,母乳喂养12例,人工喂养14例.起病时间短8小时,长6日.大便次数每日3~4次16例,5~6次27例,7~9次7例.低热7例,呕吐6例,轻度脱水6例.大便性状主要为黄色稀便,伴有酸臭味,臆测阴性28例,脂肪球(+)16例,白细胞(+)6例.......

    作者:蔺鸿青 刊期: 2002- 02

  • 深静脉补钾救治严重低钾血症9例临床分析

    严重低钾血症在急诊ICU中并不少见,其结果亦较严重.我院收治9例严重低钾血症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张畔;高红梅 刊期: 2002- 02

  • 695例急性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救治分析

    我院1993-2001年共救治695例急性颌面部损伤患者,现将其临床救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695例中男527例,女168例;年龄40日~88岁.1.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18例,跌摔伤115例,斗殴伤82例,工伤98例,器械伤19例,动物咬伤7例,其它伤56例.......

    作者:刘洪星;宋云勃 刊期: 2002- 02

  • 脑溢安对脑出血肝阳化风证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溢安颗粒剂(NYA)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NYA组(31例)和西药组(34例).分别采用NYA或西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NYA组基本痊愈加显效率为80.6%,总有效率为93.5%;西药组分别为52.9%及76.5%.急性期血浆ET含量明显增高,NO含量明显降低;治疗4周后,NYA组ET和NO......

    作者:谭晓文;黎杏群;程丑夫;陈昌华;李霞玲 刊期: 2002-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矽肺的疗效及机制.方法:7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成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采用口服中药宣肺定喘丸和溶纤丸,并静滴复方丹参、维脑路通及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氨茶碱、抗感染、必要时吸氧等对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肺功能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作者:李俊成;段宏宪;贾百全;黄爱贞 刊期: 2002- 02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纳洛酮的拮抗作用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及纳洛酮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各项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当日开始静脉给盐酸纳洛酮注射液8mg,连续2日;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入院2日内不使用纳洛酮.另选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23例(不使用纳洛酮)作为对照参考.于入院后第2日及第3日晨取血测定β-EP含量.结果:伤后第2日重型治......

    作者:金国良;俞学斌;李锦泉;王晓明;裘天仑 刊期: 2002-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