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
我院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山莨菪碱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20例(男14例,女6例)患者诊断符合1985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双下肢对称性或不对称性刺痛、灼痛或夜间痛等痛感,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1.2 治疗方法:在常规糖尿病饮食、药物降糖治疗的同时,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2~20ml,山莨菪碱20~40mg加入生理盐水......
作者:刘斌 刊期: 2001- 01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治疗——附80例疗效观察
1993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其中80例患者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80例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3~7岁39例,8~14岁41例,平均8.5岁;所有病例在发病前1~2周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心前区不适62例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烦躁、多汗32例次,伴咽痛、咳嗽、气喘25例次,无明显症状、但有体征8例次。心动过速35例次,心动过缓17......
作者:杨淑华;杨素珍 刊期: 2001- 01
-
静滴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对比观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奥曲肽、垂体后叶素及一些血管扩张剂是治疗EVB的常用药物。我们于1998年1月~1999年7月对166例EVB患者分别用垂体后叶素、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垂体后叶素和奥曲肽进行治疗,对各治疗方案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66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EVB,其中男120例,女46例;平均年龄(47......
作者:胡亚民;刘雅刚;胡亚力;苏波;尹斌太;唐诗玲 刊期: 2001- 01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AMI患者110例和冠心病组(对照组)100例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测定,并按中医辨证分4型:心脉瘀阻型、痰热扰心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脱型。结果:在AMI急性期TC>6.2mmol/L占17.3%,4.6~6.2mmol/L占38.2%......
作者:刘明;魏丹霞;陈奇刚;李娅 刊期: 2001- 01
-
葛根素注射液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300~500mg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10~14日为1个疗程。观察2组用药前后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ET和NO治疗前后比较具显著性......
作者:金志泽;马晋云 刊期: 2001- 01
-
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目的:探讨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120例UAP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方法,按1∶1比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力源精纯溶栓酶静滴。观察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变化和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分别为93.33%和88.33%,对照组分别为70.00%和68.33%,有显著性差异(P均......
作者:吕建设;杨春霞 刊期: 2001- 01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周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急性冠周炎患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8例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西医对照组),观察中西医结合组、西医对照组的效果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达72.00%,与西医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王银龙;唐燕;周健;程文显 刊期: 2001- 01
-
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辨证量表对151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始发状态进行证候评分,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其血浆ET含量,按证候评分将患者分成风证组与非风证组,对比2组患者ET变化,并与健康人组(60例)作对照。结果:①风证组ET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非风证组(P......
作者:关少侠;谌剑飞;马雅玲 刊期: 2001- 01
-
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ET、TXB2下降,6ketoPGF1α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
作者:王与章;刘宏伟;李飒 刊期: 2001- 01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分组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一组常规治疗,另一组加用刺五加注射液静滴,观察2组疗效。结果: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能提高tSAH治愈率,降低残存率,提高生活质量,缩短疗程,降低医疗费用。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tSAH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与实用意义。......
作者:杨法仁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头孢菌素性脑病15例临床分析
- 2 平肝化浊合剂对实验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大黄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4 机械通气和支气管冲洗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
- 5 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支气管上皮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水平的影响
- 6 体质量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 7 双滤过血浆分离清除高敏肾移植受者体内群体反应性抗体的临床疗效观察
- 8 通脉酯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9 秦巴硒菇提取物硒蛋白多糖荷瘤药物血清促慢性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的实验研究
- 10 急诊护士应用人体阴阳分诊外伤的体会
- 11 养心定悸冲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 12 肺气肿合并间歇低氧大鼠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 13 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 14 毒素清对大肠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小肠组织自由基
- 15 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喘憋型肺炎45例疗效观察
- 16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创伤后急性肺损伤40例临床分析
- 17 桃花汤对ICU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18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 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研究
- 20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黏膜血流和细菌移位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