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2025年全国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启动
时间:2025-06-25 09:55:00
2025年全国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通道于今日上午9时正式开启。如同春耕时节播撒下的第一粒种子,这场覆盖药学专业人才的选拔将直接关系到全国40余万家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及制药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今年报考政策在延续专业性与规范性基础上,更凸显出精准适配行业需求的特点。
学历与经验双轨并行
报考人员需同时满足学历背景与实践经验两大核心条件。具体要求为:具有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者,或药学、中药学相关专业(包括化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7个学科门类)本科学历者,需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从事相关工作满36个月。这条硬性标准如同三条稳固的支柱——专业知识储备、系统理论学习和实操经验积累,共同支撑起职业准入的门槛。值得关注的是,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学历同样获得认可,这为在职人员开辟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
四大核心考区率先启动
本年度首轮报名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个战略考区,这四个地区药品零售市场规模合计超过3800亿元,约占全国药品流通总额的35%。选择这些地区作为首批报考区域,既考虑到其完善的考试服务网络建设,也映射出监管部门强化重点区域专业人才储备的战略布局。以广东省为例,全省执业药师注册人数已突破12万,但相较于6.8万家零售药店的庞大体量,专业人才缺口仍维持在15%左右,这种供需矛盾正是本次考试扩容的重要驱动力。
报考流程实现云端贯通
数字化改革浪潮下,今年报名系统完成全面升级。考生需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报-资格核验-缴费确认"四步标准化流程,整个过程如同搭建精密仪器般环环相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年限计算规则: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在岗时间按周年计算,实习期、兼职经历等非正式工作时段不予累计。对于报考材料中涉及的《工作年限证明》,需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章,确保认证链条完整可追溯。
专业价值迎来政策加持
随着《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案落地,执业药师在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环节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强化。新规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学部必须配备3名以上执业药师,连锁药店每家门店至少保证1名在岗。这些刚性要求如同为行业发展装上了加速器,使得持证人员的平均薪酬在近三年保持9.2%的年均增幅。特别是在慢病管理、中药饮片等领域,具备专业资质的药师正在成为医疗机构与零售终端争抢的"稀缺资源"。
备考资源呈现多元供给
考生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版《考试大纲》及《应试指南》,其中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更新内容达47处,涉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10个新颁规章。备考策略方面,专家建议采用"三轮复习法":首轮建立知识框架(约需200小时),二轮重点突破(约150小时),三轮模拟实战(50小时),这种阶梯式推进方式如同为知识体系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药师协会推出的"云端自习室"已吸引28万考生注册,其智能错题分析系统可帮助考生精准定位薄弱环节。
站在"十四五"医药产业规划的中期节点,这场职业资格考试不仅是个体职业资格的认证,更是整个行业服务能力升级的重要契机。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人员应当把握政策窗口期,及时完成报名手续。特别提醒考生注意:资格审核采用"考前承诺+考后复核"双机制,任何虚假填报行为将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其违规成本已从3年禁考期提升至5年。报名系统每日23:00至次日6:00进行数据维护,建议考生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完成资料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