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医学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7 11:32:01
《医学研究杂志》(原名《医学研究通讯》)于1972年创刊,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领跑者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本刊为月刊。CN11-5453/R,ISSN1673-548X。邮发代号:2-590。
征稿内容
本杂志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及时追踪,以报道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反映我国医学领域基础、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主要栏目如下:
专家论坛栏目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博士生导师等撰写的具有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的论文,字数5000字左右,并附200字左右的个人简历。
论著栏目 主要刊登重大课题的研究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字数在5000~6000字左右。
综述与进展栏目 主要报道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字数在5000~6000字左右。
投稿须知及来稿要求
1.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
2. 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投稿成功后不得修改作者信息、作者顺序等。不接收共同第一作者论文。
3.论著栏目的论文要求中英文摘要 (内容为标准四段式)、关键词,文章名、作者名(姓氏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 WANG Xiaoyi)及单位名均应译成英文。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取2~5个中英文关键词。
4.来稿若有基金资助项目请务必在Word文档中注明基金支持项目名称(规范全称)及编号。
5.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词为准。中外文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名;使用简称者,在文中首次使用处应加括号注明。
6.药物名称应使用其化学名,一般不使用商品名。
7.缩略语首次出现应列出全称,然后用括号注明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隔开。
8.计量单位应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9.图表应按其在正文出现次序排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序号及标题,表序和表题放在表格上方居中;图序和图题放在图下居中。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所有的图表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图表内容用中文表述。提供的图片要清晰。
10.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再段末上角标出,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在文末。所列参考文献在20条左右,以近5年发表的杂志论文为主。
参考文献格式标准如下:
1 Shimizu IR(姓全拼首字母大写;名需要缩写,只要首字母组合), Nakazawa HW, Sato Y, et al(三个作者以下需都按姓名写法写出,三个作者以上用et al,斜体).Does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make Asian medical students active learners?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文章题目只有首单词首字母大写,特殊单词必须大写的除外)[J](文献类型).BMC Med Edu(杂志名称采用缩写形式), 2019,19(1):147-150
2 李康, 朱长真, 康维明, 等(三个作者以上才可用等).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5,14(6):589-592
11.来稿请以Word形式存储,并以附件形式发送,文章所涉及的信息及内容均以Word文档中注明为准。
12.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来稿请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来稿需注明全体作者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等信息。通信作者要注明电子信箱。所有信息以稿件内注明为准,投稿系统内资料仅做编辑部内部参考。
Word文档中基金项目、作者单位及通信作者信息书写范例: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003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0840)
作者单位:214000 无锡,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4 医院(高文怡、李采霞、杜娟、张艳茹、邓云);211166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东)
通信作者:邓云,电子信箱:809566639@ qq. com
13.本刊初审周期为1周左右,复审周期约1个月左右(审稿满15天自动催审,如审稿专家在1个月后未审回,我们将撤审,并为您更换审稿专家,如外审45天后仍未审回,您也可以致电010-52328690咨询);对已决定刊用的论文,在出刊前3~4个月邮件通知收取版面费,并在收款后开具电子发票(由于系统邮件发送需要时间,可能您会先收到短信通知,请您耐心等待1天左右即可收到邮件)。收到电子发票后,您可以登录本系统,在该稿件详情查询中自助下载录用证明(如急需录用证明,也可在录用后致电010-52328694申请提前缴费)。论文发表后,通过快递方式赠阅第一作者两本杂志并为您发放稿费。
14.来稿刊用后,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确定刊用的文稿。
15.本杂志现入编“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清华同方“中国知网”及”维普资讯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行发放。
16.为便于论文分类索引,《医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即日起对投稿论文要求标注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请作者同志尽量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进行标注,一般只标注1个即可,若一篇论文涉及多个学科,主分类号之后还可以标注1~3个相关学科的分类号。论文分类号放在中文关键词的下方,单独起行,不需标注英文分类号(中图分类号参考链接扫描全能王 2021-11-16 11.05 (yxyj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