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5招轻松搞定SCI论文审稿人,提高90接受率!

时间:2024-12-27 14:21:18

在学术发表的征途上,SCI论文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梦寐以求能在其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然而,面对严苛的审稿过程和高标准的要求,许多学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些沮丧。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如何巧妙地应对SCI论文的审稿人,提高文章接受概率,让你的研究成果更容易获得认可。

首要之务,便是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每一条审稿意见。收到审稿意见后,不要急于回复,而是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分析审稿人的每一条评论。这一过程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开放的心态,将审稿人的建议视为宝贵的财富,即使是批评和质疑,也是推动你研究深入和完善的动力。

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是另一个关键环节。推荐合适的审稿人不仅可以协助期刊加快文章的处理过程,还有可能提高文章的接收概率。这要求作者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能够准确捕捉学科前沿动态,识别研究空白或热点问题。在选择审稿人时,应充分考虑其在相关领域的权威性和对论文主题的熟悉程度,以确保审稿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在投稿之前,认真查阅各学术期刊的相关要求和主题范围至关重要。选择与自己研究内容高度契合的期刊进行投稿,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论文的被接收概率。同时,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哪些期刊更倾向于发表你的研究成果。

撰写过程中,确立明确的研究目标与核心论点是提升论文质量的关键一步。这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意图和价值,还能使评审对你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一个清晰的研究目标和有力的论证,往往能够给审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同样重要的是,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在学术领域,没有人能够知晓所有的知识,每个人的研究和观点都有其局限性。面对审稿人的意见,即使有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公或是误解,也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以科学的态度回应每一条建议和批评。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努力,相信每位科研人员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其SCI论文的接受概率,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记住,每一次的尝试和挑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