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96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312/R

邮发代号: 6-9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370.00

杂志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691
  • 国内刊号:12-131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介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连续7次(14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荣获天津市期刊编校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优秀奖。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8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且逐年提高。在科技部中信所2010年CJCR核心版影响因子1.039,排第1位。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期刊现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万方医学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em120.com危重病急救在线”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推动具有我国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普及有关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临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广现代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先进技术、快速传递国内外急救医学前沿信息、加强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出文章能反映国内学术水平,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科研设计合理,预见准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现已成为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成果和发展状况的权威性的杂志,在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领域的学术刊物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规范、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治则·方剂·针灸、循证医学、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作者在投稿时需提供投稿文章的电子版,发至邮箱 (cccm@em120.com),同时邮寄纸质稿2份;单位介绍信;审稿费100元;有各类科研基金资助的需提供带审批章和课题号的证明复印件;第一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硕士以上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联系方式(手机、Email等)。本刊为双月刊,单月28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6-93,定价:每期45元,全国各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过刊和散刊可在本刊发行部购买。


本刊栏目设置
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论著、经验交流、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读者·作者·编者、消息、会议纪要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社征稿要求

  1.接受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投稿,以纸质版为产生稿号的依据。

  2.纸质版投稿包括:纸质版、介绍信(加盖单位相关部门公章)、基金课题批件的复印件。

  3.电子版以Word的形式发送到zgzxyjhjjbjb@163.com。

  4.所有投稿都要有:文章题目(完整中英文)、作者(完整中英文)、作者工作单位(完整中英文)。如果有通信

  作者请注明电子邮箱。

  5.表格采用Word中的表格形式,不需做成三线表。编辑部收到投稿后有专业的排版人员负责排版。

  6.“组别”做为表格的纵向表头,“检测指标”做为表格的横向表头。

  7.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达呈偏态分布的数据。

  8.英文缩写及英文术语在文中首次出现,应写成完整中文翻译+括号内英文的形式。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9.实验动物与主要试剂:实验动物要注明提供动物的机构和动物合格证号,主要试剂要注明生产公司及国别。

  如:新西兰大耳白兔由南昌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赣动96021;胎牛血清(美国Hyclone公司),

  磷酸盐缓冲液(PBS,美国Gibco公司)。


期刊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发文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往期文章
  • 脑死亡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观察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脑死亡判定中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30例脑死亡患者(脑死亡组),于判断脑死亡24、48、72h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NSE水平;同期选择3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组)作为对照,于发病24、48、72h后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脑死亡与脑损伤患者均表现为随时间延长,NSE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脑死亡组患者24、48、72h血清NSE......

    作者:邵朝朝;尤荣开;戴新建 刊期: 2008- 06

  • 加味黄连解毒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大鼠核转录因子-kB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黄连解毒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核转录因子-kB(NF-kB)、一氧化氮(NO)等炎症介质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损伤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15只)、中药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MODS大鼠模型.中药组灌胃加味黄连解毒汤25ml/kg;对照组、模型组则灌胃生理盐水,12h1次.于制膜12、24、48h观察......

    作者:何健卓;张敏州;郭力恒;王磊;翁书和 刊期: 2011- 05

  • 低分子肝素与化痰通络汤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加重,神经功能逐渐恶化,这种类型患者占脑梗死患者的26%~43%,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治疗脑梗死,作者用低分子肝素加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抗凝干预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吴根喜;唐卫华;张保荣 刊期: 2005- 03

  • 不同麻醉方案对术后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案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天津市胸科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1、P2、P3组,每组30例,麻醉维持分别采取丙泊酚靶控(TCI)<2.0μg/mL、2.0~3.0μg/mL和>3.0~4.0μg/mL。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

    作者:战珑;韩建阁;翟文倩;刘家鹏;耳建旭 刊期: 2015- 04

  • 生大黄浸液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2004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综合治疗加服生大黄浸液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AP)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蔡长泉 刊期: 2007- 02

  • 富氢水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脑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富氢水对大鼠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脑组织含水量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模型组(TBI组)和富氢水干预组(HRW组),每组30只.采用颅脑撞击法复制TBI模型,Sham组只开颅窗、骨蜡封闭缝合,不撞击.制模成功后,HRW组经腹腔注射富氢水5mL/kg,Sham组和TBI组给予等量......

    作者:陈先俊;王迪芬;刘颖;袁佳;张海玲 刊期: 2018- 03

  • 山楂降脂散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附484例患者的病例分析

    目的观察山楂降脂散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黄淮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84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2例.观察组服用山楂降脂散粉剂(山楂6g、丹参18g、黑豆16g、茯苓6g、灵芝9g、葛根6g、砂仁6g、山药9g、薏苡仁16g、决明子6g),每日早晚2次吞服,每次6~9g;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每次20mg,每晚餐时1次顿服......

    作者:杨铁骊;张小方;潘胜军;张小照;党真 刊期: 2017- 02

  • 《王今达学术思想研究》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吴咸中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王正国院士,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沈中阳教授共同主编,《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辑部主任李银平教授编辑的《王今达学术思想研究》一书已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作者: 刊期: 2017- 03

  • 欢迎订阅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杂志从1999年第7期起正式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该刊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杂志(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我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界权威性学术期刊,已进入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检索系统。本刊从2000年起改为双月刊,64页,国际通用16开大版本,80克双胶纸印刷。2001年各期重点内容将刊登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

    作者: 刊期: 2001- 01

  • 糖尿病前期代谢异常及其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在2型糖尿病(T2DM)被确诊以前,患者都要经历糖尿病前期阶段[1].患者在这一阶段发展成为糖尿病的可能性明显提高,并且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明显升高[2],是糖尿病自然病程的重要阶段,也是预测糖尿病的临床标志.现对糖尿病前期生化指标的国内外新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窦攀;王学美 刊期: 2010- 03